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此文

自行车:骑行出行安全指南

2015-5-14 21:58| 发布者: 装备工坊 |原作者: BIKETO |来自: 美骑网

放大 缩小
骑行安全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每年都会有骑行中的意外发生。在这些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造车意外的情况无非是高速摔车和激烈撞击。而造成意外的原因除了不可抗因素以外,可以归结为三大点:骑行技术、安全装备和安全意识。

一、骑行技术:

良好的骑行技术在任何形式的骑行下都至关重要,有时良好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让你在紧急时刻避开危险。

技术来自于经验,在接触骑行运动的初期,每个车友都应该会在城市周边进行休闲式的短途骑行,此时就是练习骑行技术和积累骑行经验的好时机。速度不应是这个阶段所追求的目标,如何熟练平稳地控制刹车、如何顺畅安全地过弯、如何对障碍物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这才是这一阶段应该去重点训练的目标。

下坡技术

自行车没有安全气囊和机械外壳,你的身体决定着一切。

二、安全装备:

自行车的安全装备种类并不多,但是它们一定是能救命的东西。

1、头盔

自行车头盔对保护骑车人性命的功能是不容置疑的。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研究的报告表明:美国1999年骑自行车死亡的人数有98%未戴头盔,而在撞击事故中戴头盔的人使他们头部受重伤的危险系数减少了85%。随着硬柏油路和石路的增多,骑自行车时头部受伤的事故也增多,骑行头盔由于能对脆弱的头部提供保护,所以是骑行者必备的装备。

自行车头盔

我们能看到很多车友在骑行过程中拒绝佩戴头盔(尤其是城市通勤和长途骑游),一部分车友是认为自己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无需佩戴;另一部分认为戴头盔太傻或者太装逼。在同样的速度上摔车,我们当然希望防护越强越好,生命仅此一次。

2、夜骑装


夜骑或许是上班骑行族的最佳选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清凉的夜晚骑行放松一整天紧张的心情。夜骑比白天骑行有了更多的潜在危险,首先就是视线(包括骑行者、行人及司机的视线)收到极大影响。因此能够提升骑行者视线和对行人及司机有安全提醒的装备显得必不可少。这里要说的就是各种灯具,包括车前灯(提升骑行者视线范围,提醒对面行人车辆)、车尾灯(提醒身后行人车辆),这里呼吁大家的灯具不要使用太夸张的闪动频率。

当然除了必备灯具之外,车友也可以穿着带有反光条的骑行服或在服装、背包上加贴闪光条。

三、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永远比技术和装备更为重要。城市骑行中,一方面要遵守交通规则,另一方面要懂得自我保护。

1、遵守交通规则,做有素质的骑行者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不管你有没有上过幼儿园都应该懂得的常识,我相信1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时间并不会对你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要逆行。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逆行造成的后果都会是极为可怕的。

-走自己该走的车道,不要和行人、机动车抢道,切勿在道路上左右乱拐乱扭来炫耀你半瓢水的车技。

2、懂得自我保护

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你一样遵守交通规则,总有那么些乱窜的摩的、坦克般的公交车、逆行的电驴和四处蹦跶的行人,骑行者需要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骑行中切勿戴耳机。不要认为头上戴个天桥Beats就很潮,骑行时的听觉能够对前后左右的情况做出判断,如果在骑行时佩戴耳机,完全有可能听不到身后车辆的行驶声音甚至鸣笛声,也许悲剧就发生在你欢快地动次打次时。

-时刻提防电动车、摩托车和三轮车。这类车辆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分分钟把你吓尿。所以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前做出预判。

-留意路面状况,不要低头骑行。骑行过程中双眼要尽量向前看,对路面出现的坑洞、碎玻璃等障碍物留出足够长的判断时间。

-长途旅行中除了包括城市骑行里要注意的事项之外,还需要注意应对恶劣天气、生物威胁和人为威胁。

受伤后的自我处理

骑行受伤之后应该尽快对伤处进行处理。

伤后处理

-长途骑行或山地越野前应该备上双氧水、龙胆紫(紫药水)、大号或小号云南白药创可贴1~2小包、医用棉签、饮用纯净水、活络油这几样东西。因为它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普通意外伤做出处理,包括擦伤、割伤、磕伤、扭伤以及软组织损伤。
返回顶部